当前位置:鱼骨分类目录 » 站长资讯 » 运营推广 »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

经常吃海鲜可以降低血压

来源:生命树集团 浏览:497次 时间:2019-07-05
现代营养学证明了鱼类的营养价值:它含有高生物价值且极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,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脂肪酸,较低的胆固醇和较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,这些都使得鱼类在维护人体健康,特别是心脏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
众多的研究表明,常吃鱼类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,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糖尿病学会都将每周食用2~3次鱼(特别是海鱼)作为膳食的推荐则。日本科学家研究指出:“高血压患者应在少吃盐的同时多吃鱼,这样会降低因高血压而致中风的可能性。”是由血管壁释放的一种被称作前列环素的物质,它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扩张因子,能松弛血管四周肌肉,使血管扩张,血压下降,并能防止血体形成。

而血液中与血小板相关的另一种前列腺素,称血体素A2,则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因子,并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诱发血体形成。 从生理上,两者的平衡如果被破坏,血压就随之升高,并促使动脉硬化。 而这两种物质是以血管壁细胞和血小板中所含的脂肪酸为料制成的。

多吃鱼的人体内,起收缩血管作用的血体素A2明显减少,血液的凝固性也随之降低。有关资料也表明,生活在渔村地区的居民高血压和中风的发病率比山区居民明显降低。 研究人员认
为,渔民们大量摄入鱼类蛋白质,会使血管变得结实而富有弹性,因而不易破裂。同时,鱼类含钙、钾丰富,这对防治高血压无疑也是大有裨益的。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一般鱼类含蛋白质为15%~21%,而且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相接近,是完全蛋白质,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。 鱼肉蛋白质中蛋氨酸、赖氨酸的含量较多,与畜肉相比,只有甘氨酸含量较少,而甘氨酸并
不是必需氨基酸。 

鱼类蛋白质组织松软,水分含量较多,肉质细嫩,而且结缔组织、皮膜量很少,这是鱼肉易于消化的重要因素。 结缔组织、皮膜等是由胶蛋白和弹性蛋白组成的,属于不完全蛋白质,营养价值较低。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鱼类一般脂肪含量较少,大约1%~10%,多数为1%~3%,但鳗鱼、堤鱼(淡水鱼)、海鲫鱼含脂肪较多,超过了10%。鱼类脂肪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,例如黄鱼不饱和脂肪酸为62%、带鱼为61%、黄鳝为69%。因此,鱼类脂肪在常温下多呈液态,容易被消化吸收,消化率达95%左右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鱼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。 鱼肉中还含有硫胺酶,能分解维生素B1,所以鱼死后,应尽快加工烹调,及时破坏硫胺酸,以防止维生素B1的损失。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。

鱼类无机盐的含量约为1%~2%,鱼肉中一般以钾、钙、体,铁、倾牧多,尤以碘和磷的含量比家畜肉米多,其中海产鱼类含碘最为丰富。鱼类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工系,如铜、铁、氟、碘、钴、砸锌钢堡对症吃鱼好处多医学认为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,但吃鱼尚要讲究对症,对症吃鱼,才能显现出医疗作用来。别是甲鱼:又称鳖、元鱼。味甘性平,全身均可人药。除肉外,鳖甲可滋阴潜阳、散结消症。甲胶还有补血退热、消淤的作用。 

鳖血能滋阴退热,适用于肺结核病人。 鳖头烧灰可治疗小儿诸疾及阴脱、肛脱。血鲫鱼:又名鲋鱼,味甘性温。 功效为利水消肿、益气健脾、通脉下乳、清热解毒等,主治浮肿腹水、产妇
实少乳、胃下垂、脱肛等症。青鱼:有补气养胃、化湿利水、祛风解烦等功效。 食用可治疗气虚乏力、胃寒冷痛、脚气、湿痹、疟疾、头痛等症。 

青鱼所含锌、硒、铁等微量元素,还有防癌抗癌作用。黑鱼:有祛淤生新、清热祛风、补脾利水之功效。 能补肝肾、治浮肿、脚气、疥癣等症。对妇女血虚体弱、月经不调以及病人术后恢复尤为有益。本鲤鱼:昧甘性温,有利尿消肿、益气健脾、通脉下乳之功效。主治浮肿、乳汁不通等症。草鱼:又名鲩鱼,味甘性温,有平肝、祛风、活痹、截疟之功效。 

古人认为,鲩鱼肉厚而松,治虚劳及风湿头痛,以其头蒸食尤佳。泥鳅:味甘性平,有暖中益气、清利小便、解毒收痔之功效。 泥鳅肉质细嫩,营养价值很高,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。可治湿热黄疸、小便不利、病后盗汗等症。带鱼:可补五脏、祛风、杀虫,对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、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。 可作为迁延性肝炎、慢性肝炎辅助疗法。 常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、保持皮肤的润湿与弹性。